從年銷量只有2000臺的宣城叉車廠,到如今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經濟增速趨緩、外貿訂單減少、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屢屢在國際市場上打響“杭州制造”的品牌。近日,龍工集團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再次得到業內關注。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作為國產叉車中的代表品牌和龍頭企業,自2000年改制以來,龍工集團通過深化改革、企業搬遷、技術創新,已發展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叉車研發制造集團之一,產品銷量十多年來持續位列行業前茅,連續十年保持行業出口領先地位。
作為裝備制造業的代表,龍工集團擁有諸多光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認可企業技術中心、中國大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浙江省裝備制造業重點培育企業……在杭州裝備制造行業發展歷程中,龍工集團并不是一家十分引人注目的企業,但是十幾年來堅守著創新發展的理念,一步一個腳印,創造了驕人業績,在國際市場上打響了“杭州制造”的品牌。
據美國《MMH現代物料搬運雜志》對全球叉車按2014年銷售額排名,龍工集團位列世界第9位。龍工集團的銷量已占世界機動工業車輛總銷量約7%。集團“十三五”發展戰略是“專業化生產,品牌化經營,集團化運作,國際化整合。”發展目標是進入世界叉車前五強。
不斷的技改投入,造就了今天全新的龍工集團。依托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浙江省企業研究院、浙江省工業車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江省工業設計中心、智能工業車輛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國家認可實驗室等研發平臺,龍工集團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產品研發碩果累累。
龍工集團董事長趙禮敏表示,不斷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是龍工集團成功的法寶。改制十幾年來,龍工牢牢抓住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戰略創新,把一家三流企業建設成為了世界規模最大的叉車制造基地之一。特別是最近三年產品轉型三次,從機械叉車到電動叉車再到智能物流無人叉車,實現了質的飛躍,接下來,龍工將實現從賣叉車到賣系統。
2016年4月28日,龍工與KOLLMORGEN簽訂了AGV技術的戰略合作協議,意味著龍工集團將向市場提供更加穩定、可靠、靈活的AGV整體解決方案,引領國內叉車行業的產品智能化轉型。
現如今,公司每年的科技投入都達到3%以上,目前,企業技術中心擁有4個整機研究所,4個部套研究所和1個行業領先的國家認可試驗室,通過近幾年的技術攻關,公司研發出高性能叉車替代進口產品,2013年又推出性價比更高的A系列產品。借助營銷網絡優勢,龍工實現了營銷和服務的一體化,探索4S店運行模式,在行業中率先開通了400客服專線,并率先推出三包內主動強制保養和限時到位服務,全面打造服務品牌,同時進軍倉儲物流業,開發出前移式叉車、電動托盤式叉車、電動堆垛式車等產品,在節能環保領域,新研發的系列平衡重叉車因能耗少、噪音低,備受歐洲市場青睞。
作為國內叉車行業的出口大戶,趙禮敏介紹,從2005年開始,龍工已經連續11年位居國內行業出口前茅,產品遠銷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龍工集團積極謀求轉型升級,進行供給側改革,先后成立智能化工業車輛事業部,上線“數字化工廠平臺”、“云叉車”系統等。龍工集團擁有先進的機器人創新平臺、強大的硬件設計能力、覆蓋全國的售后服務能力以及多種無人叉車車型,能夠為客戶定制各種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在總裝配車間,一條條傳送帶上的叉車部件,每一個都綁著一個塑料文件袋。袋子里有一張紙,詳細記錄著部件的相關信息,還有二維碼。
據介紹,“數字化工廠平臺”上線后,產品不合格率下降了9成。“系統能自動判斷每道關鍵工序是否合格,并在后道進行自動控制,大大提升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些數據都能存儲在云端,不僅可以進行大數據分析優化流程,還能隨時回查每一項數據進行追溯。這就像給每一輛叉車都建了一份“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