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的數據,2006年已經達到22,874輛,與2005年相比較增長了近38%。 該數據來表明,電動叉車將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青睞。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電動叉車的市場比例僅僅為21%,該比例與歐美市場的電動叉車的比例相比較,仍存在相當大的差別。
國內市場電動叉車比例較小的主要原因有:
同等載荷能力的電動叉車相對內燃叉車而言的一次性采購的費用較高 ( 就目前國內市場中端進口3噸叉車的市場價格在13萬左右,一輛中端市場的進口3噸叉車的價格在21萬左右,包含電瓶以及充電器。其購買價格相差8萬左右)
電瓶的更換與充電的困惑。電動叉車維修技術要求較高。
其實,除了第一點確實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后面的兩點是涉及使用以及維護方面的知識,如果經過了較好的維護知識的培訓以及廠商良好的售后服務的支持,后面的兩點是不能成為用戶的困惑。
這里需要突出的是電動叉車的許多沒有被注意到的一些優勢,電動叉車的許多優勢除了噪音低,無廢氣的排放的特點外,其實電動叉車的使用和維護成本相對內燃叉車而言要有很大的優勢。
使用成本:
電能的消耗成本要比柴油或石油液化氣的消耗成本低很多。假如我們以一臺載荷能力為三噸的叉車來做比較,一輛柴油內燃叉車每個班次所消耗的柴油(按照每個班次消耗40升柴油,車輛每小時60個VDI循環消耗5.5升柴油計算)成本大約為196元(每升柴油4.9元)。而一輛三噸電動叉車如果采用的是80伏500AH的蓄電池的話(該電瓶的儲存電量為80X500=40千瓦時),操作一個班次(放電80%,按照120%補充充電比例,需要消耗電能約為40度)成本是約140元左右(按照目前工業用電每度3.5元計算)。每天可以節省56元,一年按照250工作日計算的話,一年可以節省14,000元的能源成本。如果以使用5年時間來計算的話,可以節省70,000元。
電動叉車由于其操作控制簡便,靈活外,其操作人員的操作強度要相對內燃叉車而言輕很多,其電動轉向系統,加速控制系統,液壓控制系統以及剎車系統都由電信號來控制,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這樣一來對于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的準確性有非常大的幫助。
維護成本:
維護保養周期,電動叉車的維護保養周期相對內燃叉車而言要長兩到三倍,通常內燃叉車的維護保養周期最長為500工作小時,而電動叉車許多已經能達到1000小時以上的保養周期。